新聞中心
News
新聞中心
News
閘閥和截止閥規定要有上密封裝置,主要是基于以下幾方面的考慮:
一、防止介質外漏與填料保護
防止介質外漏:閘閥和截止閥在關閉狀態下,閥桿處于靜止位置。若沒有上密封裝置,介質可能會沿著閥桿與閥體的間隙向上滲透,導致介質外漏。上密封裝置能有效阻止介質泄漏,確保閥門的工作性能和安全性。
填料保護:填料函通常采用柔性材料如石棉、聚四氟乙烯等進行密封,長期接觸介質容易受到侵蝕、老化和損壞。上密封裝置能夠阻止介質進入填料函,對填料起到保護作用,延長填料的使用壽命。
二、環境安全與節能
環境安全:對于一些有毒、有害、易燃、易爆或貴重的介質,防止其外漏不僅是對工作環境安全的保障,也是避免環境污染的必要措施。上密封裝置能夠在第一道防線即閥桿與閥體的配合處阻止介質泄漏,為閥門的密封提供了可靠保障。
節能:防止介質外漏還可以避免資源浪費,符合節能減排的環保理念。
三、便于閥門維護與填料更換
在線更換填料:當需要更換填料時,若沒有上密封裝置,必須先將閥門所在管道內的介質排空,使閥門兩側壓力平衡后才能進行操作。這在一些連續生產的工藝流程中會導致生產中斷,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。而有了上密封裝置,在更換填料時,只需將閥門關閉,上密封裝置即可在閥桿處形成密封,阻止介質泄漏,無需排空管道內的介質,可實現在線更換填料,大大提高了維護效率,減少了生產停機時間。
閥桿檢查與維修便利:上密封裝置的存在使得在對閥桿進行日常檢查、潤滑或維修時,無需擔心介質泄漏問題,維修人員可以更方便地操作閥桿,對其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維護工作,確保閥桿的正常運行。
四、提高閥門可靠性
雙重密封保障:上密封裝置與閥門的主密封(如閘板與閥座之間的密封)共同構成了雙重密封結構。當主密封因磨損、雜質卡塞等原因出現輕微泄漏時,上密封裝置可以作為一道補充密封防線,在一定程度上繼續保證閥門的密封性能,提高閥門整體的密封可靠性。
五、適應工況變化
工況適應性:在一些工況中,閥門可能會受到溫度、壓力等參數的頻繁波動影響,或者在長期運行后出現部件變形等情況。上密封裝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這些變化,通過自身的彈性變形或微調,始終保持良好的密封狀態,確保閥門在不同工況下的穩定運行。
六、符合標準規范
行業通用要求:在閥門設計和制造的相關標準規范中,如API 600、GB/T 12234等,都明確規定了閘閥和截止閥應配備上密封裝置。這是行業內的通用要求,也是確保閥門質量和性能的重要保證。
綜上所述,閘閥和截止閥規定要有上密封裝置是為了確保閥門的密封性能、保護填料、保障環境安全、便于閥門維護與填料更換、提高閥門可靠性以及適應工況變化等多方面的需求。